香港恒康虫草强肾王疗效:梅雨期不下雨,这种情况被称作“空梅季”,比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

香港恒康虫草强肾王疗效:梅雨期不下雨,这种情况被称作“空梅季”,比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

发布时间:2022-08-13 10:23:03

  专家顾问: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

  国家气候中心汛期值班首席?袁媛

  编者按:当下,全国多地高温肆虐,一年一度的梅雨季仍未完全结束,华北雨季已开启,天气舞台上演了一出复杂的“大戏”。本期科普看台聚焦梅雨,探寻今年梅雨季的特别之处,以及梅雨季与华北雨季间的关联,以飨读者。

  "虎头蛇尾" 今年的梅雨很特别?

  时值“七下八上”,华北雨季已开启,但截至目前,梅雨季仍未完全结束,且今年南方天气舞台上的高温也大有和梅雨“平分秋色”甚至还“技高一筹”之势,不得不说,今年的梅雨有些“虎头蛇尾”,且“实力”总体偏弱。

  入梅早出梅迟 强度总体偏弱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在梅雨国家标准定义的三个主要梅雨监测区域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江淮区中,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已于7月8日出梅,但江淮区仍未出梅,导致今年梅雨季迟迟未能结束。

  2022年梅雨季雨带摆动图

  回顾今年的入梅时间,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于5月29日入梅,分别较常年偏早11天和16天,江淮区于6月23日入梅,与常年一致。从出梅情况看,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于7月8日出梅,分别较常年偏早两天和8天,梅雨期长度均为40天,分别较常年偏长9天和8天。

  三个区域的降水量数据显示,江南区为426.1毫米,较常年偏多7.9%,长江中下游区为258.3毫米,较常年偏少18.8%。尽管江淮区还未出梅,但已有的降水数据显示,今年较常年明显偏少。

  国家气候中心分析今年梅雨的主要特征,指出今年入梅偏早,梅雨期偏长,雨带南北摆动不稳定,梅雨强度不强。具体来看,今年江南区入梅时间为1951年以来第5早,长江中下游区入梅时间位列1951年以来第4早,梅雨期均偏长。相对于往年连绵不断的持续降水,今年梅雨期降水季节内变率大,南北摆动特征明显,并在间歇期伴有阶段性高温,梅雨强度总体偏弱。

  导致梅雨上述特征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南海夏季风爆发、东北冷涡、台风活动和今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不稳定等都是影响因子。

  5月下旬,伴随南海夏季风偏早爆发,我国进入主汛期时间偏早。5月底,主雨带推进到长江中下游,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虫草强肾王一天吃几粒区入梅,6月初开始,东北冷涡活跃、强度偏强且阶段性南压,使副高逐渐南落,导致6月上旬至中旬前期江南梅雨持续,6月中旬后期,副高再次北抬,梅雨区降水增多,江淮区在此期间入梅,6月底至7月初,受副高北抬、台风北上及残留低压共同影响,江南中西部至华北南部降水量增多,台风北上后,副高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大陆高压增强,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于7月8日出梅。

  梅雨或不再有“非典型”之说

  鉴于今年梅雨和往年相比确实有些“个性”,有人问,这是否就是非典型梅雨呢?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解释说,根据国家标准,非典型梅雨的说法目前已不再被提及。“空梅、丰梅和二度梅等是专业术语,有明确的定义,但非典型梅雨起源于长江中下游传统的5个站的监测,在一条河道上找不到梅雨中心,则认为梅雨变得不典型。后来也用于网络调侃,属于非正式词语。”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阶段性活动的重要产物,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特征。在2013年中国气象局《梅雨监测指标业务规范》及2017年《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颁布前,梅雨监测依据长江中下游的5个气象站来判别梅雨的特点,判别是否是非典型梅雨,尤其以2000年至2009年我国汛期主雨带位置偏北,降水中心在淮河流域时期非典型梅雨概念最为盛行。

  而实际上,梅雨除了有强弱之分外,在空间上落区位置也有很大的差异,包括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江淮区,有些年份某区域可以出现空梅现象,因此,认识了梅雨的时空差异特点,非典型梅雨概念便不再提及。周兵说,梅雨中心位置可以偏南,也可以偏北一些;梅雨强度可以是枯梅,也可以是丰梅,甚至是“暴力梅”。我国范围内梅雨季节与东亚夏季风一样,不会在哪一年找不到梅雨、找不到季风,但在某地或某区域,梅雨现象或可以不突出,表现为空梅。

  新、旧气候态切换 梅雨期各指标有差异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要素和气候虫草强肾王几天服用一次变量的气候平均值是其最近三个整年代(最近的30年)的平均值或统计值,需要每隔10年进行一次更新。

  为保证与国际气候业务和服务工作的一致性,自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各级气象部门的气候业务正式启用1991年至2020年的气候平均值。

  国家气候中心完成了新(1991年至2020年)、旧(1981年至2010年)气候态下关于气温、降水、海温、雨季进程、关键环流等气象要素和气候变量的对比分析技术报告。

  研究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强度逐渐增强。我国季节平均降水量的新、旧气候态差值分析表明,新气候态下夏季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较旧气候态增加最为显著,可达30毫米到50毫米,局部超过50毫米;而新、旧气候态下我国主要雨季起止日期、持续时间及累计降水量总体差异不大,但与旧气候态相比,新气候态下的梅雨期开始和结束日期、持续时间、累计降水量等均有所不同,其中,新气候态下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梅雨期累计降水量比旧气候态增加超过30毫米,变化幅度达到旧气候态值的约10%到15%。

  周兵认为,更换气候态,在一些指标和参数上可能有差异,但梅雨的总体结论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现代气候业务是一种研究型业务,因此,在科学传播中也要适应时间、空间变化带来的细微变化。

  今年梅雨与北方雨季“无缝衔接”?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今年江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于7月8日出梅,华北雨季于7月13日开始,较常年偏早5天。那么,今年华北雨季与梅雨季是否“无缝衔接”?二者到底有无关联?谁是影响雨季进程的“幕后推手”?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汛期值班首席袁媛表示:“华北雨季的开启和梅雨季的结束有一定关联,但截至目前,江淮地区梅雨尚未结束,很难说二者是无缝衔接。”

  在气象上,我国有专门的梅雨监测区域,分为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等三个区域。在南方,梅雨时而娇羞虫草强肾王副作用多大温婉、时而肆意任性,让人感受到神秘和捉摸不定。不同的是,华北雨季开启后有点“暴力”——降水集中、强度大,短短一个月,降水量便会占到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在降水最为集中的夏季,主雨带主要由东亚夏季风主导。尽管每年的雨季进程都不同,千变万化,但从气候平均的角度看,主雨带的形态和演变又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来说,6月上旬末,随着东亚夏季风北推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脊线第一次北跳,主雨带推进到江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标志着梅雨季开启。

  从气候态上讲,梅雨季一般持续到7月中旬,在梅雨季结束之后,北方雨季才开启。7月中旬后,伴随夏季风向北的深入和副高脊线的第二次北跳,暖湿气流达到一年中最北的位置,我国北方地区迎来一年中最多雨的时期。同期的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则受副高控制,进入高温伏旱期。

  华北雨季主要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人们常说的“七下八上”。在这段时间,该地区降水最集中、强度最强,极端降水发生概率大,防汛进入关键期。从气候统计标准看,华北雨季平均开始时间为7月18日。

  近30年来,华北雨季开启时间波动很大,最早在7月初,晚至7月底,甚至在个别年份,8月初才开启雨季的序幕。而雨季的持续时间也并非固定的一个月,短则不足一个月,长的可持续近两个月。例如,2021年的华北雨季于7月12日开始,较常年偏早6天,于9月9日结束,较常年偏晚22天,整个雨季长达59天,为1961年以来第二长。

  今年比较特殊的是,雨季进程普遍偏早,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华南前汛期和西南雨季开始时间均偏早,江南、长江中下游入梅也较常年明显偏早。袁媛说,一般情况下,华北雨季开始时间的早晚与副高的位置和强度、东亚夏季风的强弱等多种因素相关。随着副高的第二次北跳,东亚夏季风推进到华北地区,副高将海洋上空的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华北输送。当暖湿气流与南虫草强肾王是速效药吗下的冷空气相遇,就容易形成强降水。今年7月上旬,副高西伸北抬,脊线位置偏北,华北地区水汽输送条件较好,降水过程频繁,雨季开始较常年偏早。

  那么,拉尼娜事件是否对今年雨季进程产生了影响?“拉尼娜事件是重要的‘幕后推手’。”袁媛说,雨带自南向北推进,主要与副高和东亚夏季风自南向北移动密切相关,副高的两次北跳直接导致今年我国东部主雨带的两次北抬。去年秋季开始的拉尼娜事件目前仍在持续,今年春季拉尼娜事件不仅没有衰减,反而阶段性加强,这一特征历史少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汛期雨季进程总体表现出偏早的特征。

  梅雨档案

  名字由来

  梅雨时节,由于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由于长时间的时雨时晴高湿天气,家中器物容易发霉,民间亦称为“霉雨”。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韩国称之为“Changma”,形象地表征为“长毛”;日本称之为“Biau”,与“霉雨”一脉相承。

  影响范围

  梅雨是东亚夏季风向北阶段性推进的独特产物,是东亚地区独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梅雨季也是我国季风性降水最为显著的季节。梅雨季节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降水集中、雨量大、日照时数少、多云、风力较小等。

  每年6月上旬至7月中旬,梅雨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江南区、长江中下游区、江淮区到韩国、日本列岛一带。

  时空分布

  我国梅雨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区域性特点较为明显。1951年至2021年,我国梅雨季降水量具有明显年际波动和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前十年,降水量偏少。

  1951年以来,历史上入梅最早为5月25日(1995年、2016年),最晚为6月26日(2005年),出梅最早为6月23日(1988年),最晚为8月4日(1993年)。梅雨季时间最短为13天(1988年),最长为59天(1954年)。梅雨季降水量最少的是1958年(135毫米),最多的是1954年(789毫米)。

  丰梅

  1954年、1998年和2020年是显著的丰梅年,出现了“暴力梅”。

  1954年,长江流域有76%以上区域出现大暴雨,出现百年罕见的全流域大洪水,汉口长江最高水位29.73米,比历年最高水位高1.45米。持续强降水引发特大洪水,导致大面积内涝以及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据统计,长江流域大洪水导致3万多人死亡,紧急转移1300多万人。1998年,梅雨带长期维持在沿江一线,共出现16次暴雨过程。湖北黄石(360毫米)、安徽宿松(317毫米)等多地日降水量创历史纪录。长江干流多个地段最高水位超过1954年,长江干流监利(37.09米)洪峰水位超过此前历史最高水位,长江中下游出现二度梅,持续降雨导致经济损失惨重。2020年,我国多地出现暴雨,江河堤防面临严峻考验。梅雨区五大淡水湖相继告急,巢湖状况最为紧急,防汛工作进入特别状态。

  枯梅

  与雨水多的丰梅年份不同,江淮流域也时有降水量少的枯梅年份出现,如1958年(135毫米)、2009年(139毫米)、1978年(152毫米)、2005年(179毫米)、1985年(187毫米)和1963年(194毫米)。

  历史上的枯梅年份在部分区域往往出现空梅现象,与盛夏高温气候效应叠加,极易出现伏旱。在有些年份,江淮流域还会出现旱涝急转或涝旱反转现象。

  2011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2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发生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当年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暴雨,连续4轮强降水使旱涝完成快速、剧烈转换,这种现象实属罕见。

  《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

  2017年颁布的《梅雨监测指标》国家标准规定了梅雨发生、间断、结束以及梅雨期强度等的定义、指标及其计算方法,适用于梅雨监测、预报预测、评估及服务等。

  该标准得到推广应用,经过5年多的实践,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主汛期气象服务的重要法宝,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该标准的严谨性给予充分肯定。随着气候变化与季风年代际变化等的影响,梅雨出现了诸多新特点,但业界一致认为标准不需要特别补充与修订,可以继续沿用5年。

  (图文数据信息截至2022年7月26日,截至28日,国家气候中心未宣布梅雨季结束)